漆画是神秘的,除了材料广阔的包容性之外,其多样的技法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让多少作画之人为之倾倒。他们半路出家,从不同的画种之中改行换道,在漆画的路上辛勤地耕耘。 在不经意间接触到漆画,领略漆艺的博大精深,材料广阔的包容性之余,王长游开始拜师学艺,游历四方,寻觅着漆画之路。他向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孙世浩学习漆画创作,他去过北京,走过广州,领略了不同漆的完美表现形式,终究,留在了漆器之乡——福州。 作为职业画家,王长游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其油画之技法炉火纯青。在漆画创作中,北京鸟巢漆画:喜鹊登枝和清明上河图永乐宫壁画让他崭露头角。与大型的壁画相比,其作品更多了一层漆的味道。 细品王长游之漆画作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乡间小屋、湖面等幽然美景,都呈现出一番静意,它的深沉、静穆,都传达出一种自然纯朴、淡然悠闲的旋律,深深地触动着观者的心弦。作品《暮归》借用大漆之漆黑,刻划出暮色降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时湖面的美景。湖景如画,走在湖畔,仿佛走在画境,让人忘却城市的喧嚣。湖不因城市白天的喧腾而浮躁;也不因城市夜晚的迷离而失落。湖只是湖,湖有自己的形态与表情。湖以其具有的宽度、广度,从容、自信、明镜、清澄的内涵给我们浮躁的内心添加了一份宁静。王长游巧借大漆,利用大漆之漆黑所表现出的广博、深厚、温润、静谧的气息,刻划出湖面和谐之美;同时,利用蛋壳纯净之色,刻划出成群白鸭,闲游暮归。王长游擅于明暗法的运用,画中景物的暗部统一笼罩在阴影中,明暗交界线呈柔和的过渡,造就了画面集中而浑然的效果。 其中意的闽南风情是其创作的题材。王长游创作的闽南风土民情和房舍建筑,观者每每感慨它的细腻和清新。其闽南风情系列,注重画面的肌理和造型,仿佛具有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和结构关系,仿佛观者置身于这个清静古朴之地。其《晨光初透》,以蛋壳镶嵌为古墙壁,与漆黑的瓦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民间乡土的艺术气息氤氲在你我周围,一种草色青青的青翠和红窗朱阁历经岁月后越发陈旧的朱红又稍显出俏皮之色,给古朴、宁静的乡间唱响了一曲清新的调子。黑瓦白墙,是纯洁素净的,仿佛有一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随性与自然,富有诗一般的感觉;一种天空、碧水构成的画面宛如一幅重彩画,又如一幅油画,一种“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幽静淡然而出。这种设计看似简单,实则精巧。退出了茅檐房舍,走向一座石桥,斜阳洒在老屋上,一种古旧沧桑的静谧、一种恍如还魂的温暖沁人心扉。在这里,宁静的风,平静的河,仿佛一切都是平和而安详的,宛如船上的渔夫,也是静止在水面,在细心凝听风的声音,流水的诗意。 在这里,只有风能感受到水的灵动,只有流水才能牵起风的手一起偕行。王长游十分注重画面肌理的表现,喜欢以漆为材,时而以油画的技法来表现对象的肌理美。其漆画作品中的河面、天空,仿佛是对对象质感的摹仿和再现,更是融进了作者平和的心绪。他的漆画作品是细腻的,湖面总是水波涟涟,天空也总是湛蓝无垠的,仿佛是对宁静爽朗的讴歌。这种肌理的美,唱出了画面悠远的韵律。观者每每伫立其前,其作品纹理往往超越质感的局限而将精神之气贯穿于整个画面和观者的内心,成为抽离于具象的色层美,激荡在我们心中。 王长游受过油画的熏陶,在处理漆画作品时往往从多角度,从不同画种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契合点。在处理景物时,王长游擅于将景物处理成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仅从明暗入手,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雪域长城》《暮归》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的气氛。运用漆黑在暗部多层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并且用油画刀来堆色,造成厚重的体量感。其创作过程是以漆为材,使用漆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图景。在处理人物时,其《往事》,王长游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的人物肖像,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 王长游的漆画作品贴近生活,有淡淡的历史韵味,恰似回归故里,触动回忆。而今之人,忙碌奔波,生活于喧嚣浮沉之际,看其画,听其语,宛若走进南山或桃园,享受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宁静安详平和的乡村田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