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平潭
 

从容方大气 素养成高格

2015-06-15 18:30:07 若风 来源:东南网闽派艺术  责任编辑:林诚悦  

在中国寿山石雕界,每位雕刻艺术家都有自己擅长雕刻的艺术题材。如林清卿大师擅山水薄意,周宝庭擅古兽,冯久和大师擅花鸟,王祖光大师擅雕仙佛题材,尤擅雕观音等。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精研寿山石雕十余年的陈贵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艺术风格,其弥勒、观音两题材作品也得到寿山石雕刻界和收藏界的肯定与认可。他刀下的弥勒脱胎于传统的仙佛,又有所创新,弥勒形态圆润饱满,面部笑容憨态可掬,更显喜庆和吉祥;而其刻画的观音则有的美丽端庄,有的慈祥肃穆,在有限的材料空间里将人物的天性与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难得的是,陈贵洪作品的创意多来源于古典传说,比如西游记,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的交叉运用,使得他的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这在机械模仿成风的寿山石雕界显得难能可贵,也更凸显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巧夺天工的艺术构思。

如今,在寿山石界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陈贵洪仅是雕刻名家其中的一个。年轻的他质朴无华,他的工作室“妙石斋”雅室虽小,却容纳了其创作的许多精品。八零后的陈贵洪已拥有了这个年纪应有的从容。与之相谈,可感受到其言语间的朴实。

在这纷繁世界,在浮浮沉沉的寿山石圈,多少人为“名利”忙碌奔波着,在这历史的洪流中,陈贵洪反倒有几分顺其自然的心态。当然,他绝非人们所说的淡泊名利,而是在顺其自然之时,也顺势而为。“能受更多人关注也未尝不可,但世间之事不可太刻意,过犹不及,事事太刻意也易事与愿违。”陈贵洪坦然地说道。

且雕刻且修行

佛曰: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欲望与攀比。在喧闹的现代都市里,钢筋水泥的丛林如同现代文明的牢笼将人们圈起,车水马龙,人与人可以擦肩而过,但彼此的心却变得越来越遥远。于是,浮躁的人们期冀摆脱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多重压力,回归到宁静无华中去,回归到质朴单纯的禅境中去,这也是陈贵洪系列佛像题材作品创作的初衷,具有禅意的作品无疑就是陈贵洪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途径,也借此回应世人内心的呼唤,亦是对人们焦灼和脱弱的灵魂的温柔抚慰。

静是人们内在的渴望,它不是一个人的渴求,而是一个群体的最终诉求,当这种静被陈贵洪通过从容的刀法来呈现之时,便符合了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心理诉求。闭目养神,陈贵洪通过柔顺的线条、安然的神情的描绘从而传达出人们所向往的意境。

陈贵洪的作品具有灵性,且有很强的气场。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灵气,那意境悠然的佛意,汇聚成他作品的大气象、大禅境。置身于陈贵洪作品中,令人心生宁静。

于陈贵洪而言,创作过程亦是修行的过程,浮躁之心通过慢慢雕琢这一创作途径变得宁静。虽然如今陈贵洪已然做到从容不迫,回忆过去,他和许多迷失方向的年轻人一样,也穿过人山人海,匆匆忙忙,浮浮躁躁,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跌跌撞撞到如今,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之时,陈贵洪成长了,也淡然了。

成功决非偶然,陈贵洪的勤奋努力和不断创作令他在石雕之路上大放异彩。善于将思与行融为一体的陈贵洪,认为寿山石雕应根据石料的形状、色泽、纹理等进行构思设计,胸有成竹后方可奏刀,雕刻过程中还需依石材的色泽、纹理等变化而调整创作思路,方能达到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他时常带着自认为已雕刻得不错的作品给前辈及同行的人品评,他人若仅是一味地赞美其作品,这种赞美未必能够使他感到欣喜,“我希望他们能够直击我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构图、雕工、取巧各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都可以坦诚地指出。”

组织机构

联合发起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北京华世海天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福建电视台都市频道


承办单位:“闽派艺术”(福建自贸区)投资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书画频道、江爱松艺术基金会、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海天书画院、福建种德堂传统文化艺术馆


战略合作伙伴: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福建省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福建省城市雕塑协会、福建省雕刻家协会、福建企业艺术协会、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