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情深——梁碧龙颜素珠伉俪书法展评论文字 1.朱以撒(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碧龙给我们一种从心态到具体书写的真实! 2.周焜民(泉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原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梁颜为伉俪,夫唱妇随,他们不隨潮,不拘泥,不好高,立足传统,醉心书法而不故步自封,志在打破壁垒,在传统和现代汇合处的一片荆莽中,小心而艰苦地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蹊径,他们以切以磋,都是中国书法的发烧友,崭露头角的泉州书坛实力派人物。 3. 鲁大东(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院书法系副教授、书法博士) 中国美院的书法教育,向来有赞有弹。我作为局内人,时常要反思。如果说学院教育有优势,那不外乎两点:一是集中训练,一是鼓励思考。至于重视古典,那已经是书法学习的共识,已经算不上美院特色。在美院学会自学的方法,就大可满怀信心地离开。 我在学院里认识了剑眉虎目的碧龙和柳眉杏眼的素珠,他俩不在一个班,却有着一样的优秀品质:勤于学习和善于思考。现在看到他们的新作,知道他们不仅坚持昔志,而且日日増新,又开新境了。 碧龙草法惊绝,又能参弘一,作契文,不陷冷僻,笔力豪健,是所谓今不同弊。素珠楷法遒美,细致绵密,小行书又有明人出尘之趣,是所谓古不乖时。我之所望,唯古不害古,今不厌今,百尺竿头,更需十方世界。书道可登而路遥,所以写了这些话与碧龙、素珠共勉。 4.蔡劲松(中国书法家协会组联部干部、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当我翻开《梁碧龙书法篆刻集》时,一阵凝动的墨气便扑面而来,这种气息似乎很熟悉,仔细一看,那是因为梁碧龙的作品虔诚地继承传统书法艺术元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如饥似渴地对传统碑帖的扎实学习和营养汲取的缘故。从作品风格而言,他倾向于对北碑、金文艺术形式的审美追求,用笔富有“厚实”、“朴拙”、“凝重”等特点,或许梁启超对北碑“遒健雄浑、峻峭方整 ”的评论更能概括他的书风。 5. 连杰(泉州市直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一个是因书道的深彻体悟而发为强烈的自信,卓而不群,孤峰独拔,颇有“天行健”之气概;一个是因生性的温良娴淑而引出似水的柔情,默默相守,润物无声,深具“地势坤”之厚德。碧龙素珠伉俪,堪称中国传统式佳偶绝配,令人艳羡。至于书艺,二位都是末学的老师。 6. 张煌(福建省书协常务理事、莆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素珠书风的印象是平和内敛,从容娴雅,放松随性,洒脱淡定,如同在喧嚣世事中洗练的脱俗,散发着温润和煦的气质,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达。而对碧龙书风比较深刻的印象则是用笔大胆、潇洒、狂野、云烟,视觉冲击力度强,展厅效果极佳。其笔性天分出众,笔势灵动飘逸,结体正斜欹侧,墨色浓淡枯湿,笔下线质与造型夭矫不群,时出新意,独具一格,其对书法“形”、“意”、“质”的独特感受,取法经典法贴而能以已意写出古韵,彰显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潜藏的探索经验。 7.郭培明 (泉州晚报社副总编辑、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泉港这地方自古文风昌盛,近年来一帮年轻人频频在各种赛事中获奖,在书坛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中活跃着的有一位便是梁碧龙。与小梁只见到几次面,有限的印象中,他说话有点腼腆,圆圆的娃娃脸常常挂着友善的笑容。如果话题切入到书法,他的话儿就会多起来,那种粘性,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爱人。 好在他爱人颜素珠也是书家,虽没有像他一样荣膺全国中师书法一等奖、全国扇面书法展一等奖的殊荣,却在不久前获得了全国教师现场书画创评一等奖。泉州的女人内秀,一般不与她的夫君争锋夺芒,在闽南视之为传统美德。素珠来自文化古镇安海,自幼浸染文气艺香,素外珠内,让许多女孩心生羡慕。我不大懂书法,但素珠书写的经文叫我感动,因为我知道,这一笔一划,没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畏,是难以坚持下去的,何况,可以从中读到一片宗教般的虔诚。 碧龙遍览古人碑帖,择善而习,尤其钟情于明清精品,深悟王铎、徐渭、傅山等大家笔法,因而笔走蛇龙,如入无人之境自由自在。窃以为,看一个人的术业有否潜力,先看其心态。比如对待金文,碧龙说,黑字白纸常令他遥想那个血与火的青铜时代,怀念起祖先那份企盼子孙昌寿的良苦用心。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碧龙的这份奴仆心情,便是他赢得未来的唯一理由。 8. 刘锡海(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 主席) 因为书法;因为爱情。品读碧龙、素珠伉俪“翰墨情深”书法作品,更能感受到其真、其善、其美。犹如那曲《知心爱人》,永远演绎着艺术与生活的经典。 9. 颜凌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碧龙、素珠的书法生活让人尤为羡慕,用“夫唱妇随”、“阴阳和谐”是恰如其分、毫不为过的。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在湖上学习时,他们的座位都是在各自教室的第一排、第一桌。每日到校,都能看见他们在各自的教室里埋头临池,极为刻苦。开始觉得是一道“风景”,后来就习以为常了。 印象中素珠的字到毕业时,始终保持一种稳定、悠然的状态,与最近看到的小楷一样的温婉清新、字字珠玑。即使是明清风格的大轴,也写得不激不励,风规自远,与其阴柔优雅的性格是一致的。 碧龙则反之。到二年级时,他便不似第一年那样亦步亦趋地临摹,自己的审美观已初现端倪,解衣磅礴的状态越来越多地涌现,甚至教室的墙壁也成了他的创作载体。现在看来,他如今的创作正是当年状态的延续,且颇为可观了。他的大篆以商周金文为根本,辅以缶老笔法、行草韵律,墨色浓淡枯湿,变化万千,风格自出;他的大草融张旭、怀素、王铎、傅山诸家,以气势撼人,纵情挥洒,得阳刚之美。 10.史晓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碧龙兄性情豪迈,书风特立,一如既往的坚持金文秦诏版的质朴无华之路,又由篆入草,其做篆,沉着古拙、安静从容,偶尔间出涨墨枯笔,既洋溢着浓浓的古气,又散发着阵阵新意。其作草,干湿、浓淡、中侧、绞转并用,大张大合,尤为痛快。近期尝以篆法入弘体,略带行意,不失佛道。初见素珠,感觉其温婉贤淑,腼腆内向,再观其书法着实吃惊,选择的行草书居然是明清一路,书风深得王铎傅山之要旨,落笔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章法擒纵随心、开合有度,与其人印象大相径庭,小楷则以唐法入,字字珠玑、落落大方。 11. 魏艳琳(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我看来,“龙珠”的感情是超越爱情的一种深情,似夫妻,似亲人,似朋友,似兄妹, 似知已。最默契的缘分里都恰有着天赐的某种“暗合”,如他们的名字,如这本“珠联碧合”的合集,如他们的美好姻缘。 12.许长锋(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古人云:志同道合。碧龙、素珠伉俪可契斯语。书法一技,当今爱而践之者多如星数。惟夫妇进德修艺,同臻佳境者不多,足可嘉者也。 “经世最误人处在后世俗书。”前人碑帖良多,择善而学,察其法,蓄其妙,辅之研读静修,“俗”则不易入我眼,害我笔。苟如是,观梁君篆书,法取三代,追踪寻迹临写不辍。纸幅披离,常见沉郁、枯润之笔;章法严整,笔墨圆融;古意今相,相映成趣。前日,见其甲金楹字数副,静穆温敦如参禅悟道。余甚喜之,或可坐对半日收养闲之功。因语之曰:“得无读书之助乎?” 梁、颜君,平素均爱行书、稿草,大小随心,略无挂碍。东坡云:“世人写字,能大不能小,能小不能大。我则不然,胸中有天来大字,世间纵有极大字,焉能过此?从吾胸中天大字流出,则或大或小,惟吾所用。若能了此,便会作字也。”二君兼有颜鲁公、颠素之意,上窥魏晋风度。近年转师觉斯、青主,典型循范,习作颇丰,有意无意之间,辄多性情发露,而不让须眉,素珠尤甚。 梁、颜伉俪又善小楷。所不易者,以大字法为之,正应钟太傅“多力丰筋者胜”之语。 碧龙君读书为文,积月累年,功力渐加。此乃今之书人多因急功求利无暇为之而所以缺失者也。 13. 林景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碧龙兄伉俪与我夫妇二人皆相识久矣。九十年代初,他们亦因书法而结缘,形影相依。十多年前又踵接于中国美院求学,足见其情之痴迷,其志之坚韧。而古之所谓举案齐眉者,鲜出其右也。 观碧龙兄书,对三代吉金、秦篆汉隶皆有不俗之心法。甲骨清隽简净;古籀恣肆苍浑;隶书厚朴凝练。行书小品,似有缶老遗韵,不衫不履,若信步闲庭而风规自远。其善用笔,得中、侧、绞三昧,章法空间亦见识独到,时有佳构。然则每于重墨之处发力,致使实者益实,渴不能续,偶有枯槎之相,亦为一失。而其行书小对联法乳弘一虚淡,稍加碑质拙趣,并重开合展蹙。峭拔而蕴藉,融帖碑之长,独得一念,允为佳制。 素珠兄则以宋明一脉雅致行楷见善。小楷端庄素雅,行书俊秀清丽。唯其笔力劲健,略无脂粉之气,为女子书家中之罕见。盖得益于平素对大字行草、篆书、篆刻的广泛涉猎,尤其是其临觉斯、青主巨幅行草,旷达之性不让须眉。然则学艺一途,必取精用弘。倘素珠兄愿毕数年之功,而着眼于一点,将其内化。以其所涉之广,所积也厚,必能深远。 伉俪二人,渊源有自,钻坚钩沉。晤言一室,而风貌不相因袭,尤为难能。此番将作小品联展,嘱我以寄,余不才,谨修数言以祝大成。 14. 张文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男人的美,在于力量,碧龙兄字如其人,线条充满力量,气象十足,使人激动。素珠的作品无疑也是动人的,有着女性书家自然流露的灵性,却又不张扬。尤为可贵的是小楷,写得如此精良、纯正。 15、冷恒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碧龙兄之篆书,法追甲骨文、钟鼎文。以甲骨文作书,如一谦谦君子,昂首静立,若有所思。以钟鼎文作书又似一诡异军师,两军阵前奇兵频出,至妙无穷。近年偶以弘一“悲欣交集”法作行书联,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味。嫂子素珠的小楷取法献之十三行一脉,端庄、俊秀、灵动、挺拔,其草书取法傅山颇多,偶露王铎之意,气势逼人。 16. 潘依龙(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如果说梁碧龙书法尤如高山峻岭,万马奔驰之态势,而颜素珠的作品却似小桥流水,甘雨之霖之帷姿。她以小楷见长,汲取晋唐写经小楷艺术,书法宁静温和,娟秀洁净。书写过程给人以一种漫不经心,舒卷自如,宛若漫步于幽林,赏心悦目;又给人一种不矜而妍,不束而严,霏霏如甘雨之霖,使人心旷神怡。 17.苏少飞(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寓深情于自彻,着斯文于淳朴。认识碧龙先生的人们不难看出,其实他是个简单的人,是个快乐的人。和他相处是快乐的,看他写字也是轻松快乐的。 18、王永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中国美院读书时,颜素珠不但自己用功,还会把学习内容及自己的作业发给老公,起初我以为她只是汇报自己的成果,后来才得知她老公梁碧龙也是书法家,并且已是中书协会员。没想到第二年梁碧龙也考入书法专升本。夫妻双双考入美院,靠的是勇气,凭的是实力。梁碧龙的教室与我们相邻,我们经常互相蹭课。渐渐地,我被他们的勤奋所感动,也为南方人的聪明所折服,他们恨不得交一年的学费学三年的东西。 时隔八年,她们夫妻俩的书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以篆书擅长的梁碧龙在全国第一届扇面展上获得一等奖之后,近年来在行书、楷书上进行了大量的研习与创作,最近也关注起弘一法师的书法了。弘一法师的楷书,后学者很多,但大多只触及皮毛,而梁碧龙却不仅写出了弘一法师的韵味,并且融入自己的想法,颇有新意。 颜素珠则把目光盯在小楷和行草书上。受吕金注、周鸿图、翁志飞等老师的影响,颜素珠小楷取法赵孟頫,点画精到,气韵生动,作品并且大多是长卷,其难度可见一般。行草从宋人入手,参以二王笔法,不管扇面小品还是巨幅立轴,都底气十足,潇洒自如。 19.田洪宜(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会员) 素珠与我是中国美术学院同窗,碧龙晚我们一届,夫妻两人同上国美,追求书艺在当时的校园成为一段佳话。上国美之前,我从媒体上得知夫妻俩的作品很早就上过国展。 素珠的创作,不管是小楷还是行草,都根植传统,不随时风又自出机杼,富有鲜活气息,小楷直追晋唐,格调清新劲拔;行草书得益于颜真卿、米芾、王铎、傅山诸家,特别是其所书宾虹题跋,以颜真卿行书争座位为基调,气息高古,通篇悠然自得,个中趣味,自是难一言说尽;草书条幅取法多似傅山,通篇气势磅礴、收放欹侧自然,真气弥漫,很难想象是女子所书。 碧龙的大篆能自辟蹊径,不随流俗。其隶书十分惹眼, “作文接物”对联以西峡颂为基,行笔稳健厚实,古朴雄强,又有白石老人的风神,舒朗空灵;其行书对联结字紧密,参以弘一法师笔意,耐人品味。 20.陈超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泉州书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乏名家亦不乏入展获奖之高手,碧龙兄自是其中的一员,2010年他凭借着大篆扇面组合斩获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这个展分量重,值得骄傲。纵观福建书坛能获此殊荣者甚少,这足以将其列入高手之行列了。近期又欣闻其夫人素珠姐获书法报社主办的全国首届教师现场书画创评一等奖,夫妻双双把一(一等奖)拿,可喜可贺! 与碧龙兄相识缘起好友锡海兄组织的一次野外捕鱼活动,时同行者三人,碧龙兄便是其中之一,当时见其健谈幽默故而印象极深。同年端午节我应邀赴南平讲学,由于我的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硬是拉上碧龙兄一同前往,于是往后的交往就渐渐多了起来,时不时约上三五好友品茗论道,这无疑是寂寞书道中的一种享受。在交往过程中不可不提的是一个在背后默默付出的龙嫂——素珠姐,素珠姐为人朴实,敦厚,热情,是贤妻良母型的书法家,平时上班,做家务,更难得的是她还能挤出时间来刻刻印,练练字。龙兄,龙嫂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这在福建书坛都是少有的,曾几何时我也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而痴狂,可惜未能如愿甚是遗憾! 碧龙兄学书主攻篆隶亦精行草,篆刻,见其大篆颇得散氏盘之风采然又不拘泥于原帖的再现,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自我的表现手法(个人以为这是一个高明书家该具备的素质),观其大篆作品虚实相生,轻重相间,墨色丰富乃能细品。米芾自喻刷字,我认为碧龙兄是在“画”字,观其大篆对联犹如画家作画一般富有激情,这如果没有构成意识和空间意识的话是很难精彩起来的,碧龙兄常运用轻重,大小,开合,虚实,润燥等手法来处理作品中的关系使之丰富故而特为精彩,总而论之碧龙兄的作品大气,泼辣,空间意识强,变化丰富。 龙嫂素珠姐主攻小楷亦涉猎行草及篆刻。其小楷足见功夫,一般书者以为楷书是基础简单,实则至难。楷书线条的表现力犹为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观其大作《金刚经》,六尺中堂密密麻麻,一丝不苟。从作品的安静与平和来看素珠姐当时的创作状态是平静的,是用心的,我是非常支持这样的创作态度的,不激不厉,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素珠姐的行草大气,饱满亦有变化然观其线质略觉偏柔,这似乎也是她温柔一面的体现吧! 21.彭新国(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洛江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碧龙年少钟情书翰,于今逾二十余载,其书上溯商周秦汉之碑版铭文,下及魏晋以降诸名家经典,朝习暮写,探幽烛微,精研细磨,师古不泥古,故能于学古之外,化成独得之境。 碧龙自号“尚宽斋”,吾虽未尽其详,窃以为当寓寄崇宽博、追高远之意,乃其为艺处世之则。是故守谦慎独,宽厚待人,淡于名利,不事张扬,乐善其身,具谦谦君子之古风也。 碧龙书印兼善,诸体皆能,各臻其致,各具特色,颇见功力。尤以金文甲骨独领风骚,称誉当代书坛。碧龙之书,线条挺劲,造型奇诡,其形至今,其韵至古,至今至古,亦今亦古。尤其情性溢于书中,虽不求万千姿态,而能独蕴归真之天性,可喜可贺也!碧龙喜作大印,每有骇人之构,浑蓄堂皇,气格不凡,别具风韵,入乎妙境矣。 余尝读《尚宽斋书法生活笔记》,其文思敏慧,多真知灼见,胸中块垒,溢于言表,亦至情至性也,窃喜之。 素珠醉心书艺,积学经年。其书清朗雅逸,尤以小楷出类拔萃,虽素面清颜,而玉润珠圆,清新自然,一如其姓其名,相应成趣。吾细审之,虽与碧龙书有同工之妙,然并无趋同之憾。故识者观彼伉俪书法,常能阅其互通声气之处,又能鉴其各辟蹊径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