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平潭
 

清荷的山水图式

2015-09-15 15:44:24 尚辉 来源:艺术家提供  责任编辑:林诚悦  

尽管当代都市文明是以个性解放为根本的物质化过程,尽管物质文明的创造和积累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和保障人类生存的个性化为终极目的,但是,这个都市化的过程反而在更高程度上造成了生存的相互依赖和生存的同一模式。信息时代不仅缩小了时空的差距,而且空前的提高了文化互融的几率;市场经济营销的不仅是物质和文化产品,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因此,有思想的艺术家在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感到一种精神的危机和个性的剥夺。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不是社会的政治制度、传统的道德观念造成了这种精神危机和个性剥夺,而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消解了本我的精神和个性;与以往的历史相比,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不是通过自我的解放赋予个性以社会批判或文化批判的思想,而是通过个性的设计,表明人类自我存在的价值,反对物质对人类的同化。因此,和以往的历史不同,这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更注重视觉形式的自觉,更注重个性图式的营构,以此弥补苍白的思想和空虚的心灵。

花鸟画作为传统文人画的题材寓意与人格象征,在这个大众文化时代已失去文化现实生存的价值。寒梅、清荷、翠竹、松柏,在这个时代很少具有固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格象征,更多的是个性化的视觉形式创造。也就是,传统花鸟画的现代转化,一方面消解了由固定文化内涵所锁定的题材范围,使一切自然的花都可以入画;另一方面艺术创造的个性不是通过人格寓意的个性精神和境界去体现,而是通过个性化视觉形式去直呈。

李辉的花鸟画探索,无疑体现了传统花鸟画的现代轮换,体现了现代视觉方式对于传统审美体验的整合。他的荷花不是追求出污泥而不染的文化寓意,不是表现孤高清逸的人格象征,而是体现出他对于田田清荷的独具个性的视觉表达。他的作品,一反留白多于用墨的荷画,以“满”、“密”、“实”为特征,或残莲秋叶密不透水,或秋藤枯蓬以荷花为留白,或雨落荷垂满纸笔皴墨染,或月夜荷塘半影半莲半墨半色。所谓“满”,即构图的饱满和画面置陈的丰满;所谓“密”,即满幅画面密密层层,勾勾染染,不留空隙。所谓“实”,即笔墨所附着的形象切实,用笔用墨皆以形象为根本,收放自如有度,挥洒随意而不任意。

他的荷花用笔,本属“大写意”,笔墨不拘于自然形象的表达,但勾皴点染使他作品的整体面貌呈现出“小写意”的风姿和意趣。实际上,他的这种“密体”荷花,是以复现莲荷生长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以移用山水画表现丛林山石的勾皴为技巧,他是表现山水那样的环境来呈现荷塘之境,并修正人们对于传统荷花的审美体验。这就是李辉藕之作的创作视点,也是他藕荷之作的图式个性,他试图通过这种审美体验拉开与“他者”的距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他的清荷在画面整体上具有山水的结构,荷叶被赋予山石的质感,白色的荷花倒像行云流水的生动气韵。他的难点,显然在于将山石之皴转换为荷叶表达时所把握的度,那就是吸取山石表现的厚重层次,而又非山非石的质感。其实,当李辉借他山之石探索自己的清荷图式时,转换的并不局限于语言的层面,依附在山水语言之内的那种幽宓、恬淡、辽阔、深邃,甚至于气象万千的境界,也都被李辉转换到莲荷冰肌玉骨的审美创造中,这是我们在其它的荷花作品中难以体验到的。

李辉的荷花对于山水画语言的借鉴及山水画境界的移用,正揭示了传统花鸟化作为文化寓意的消解。也只有在当下人们不再把“荷”作为孤高清逸的人格象征时,并移用山水画语言进行境界的转换。而李辉的艺术经历也提供了这种转换的资源。比如,出生六十年代的李辉,是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绘画专业接受最初的专业训练的,工艺绘画专业因首要解决工业产品和日用产品的美术设计而区别于纯粹的中国画专业,从这样一条路径进入专业的画家,大多具有较强的设计理念,或者说,经过这个专业训练的画家更懂得工业时代或后工业时代的审美需求。李辉在进入专业创作之前所接受的这种看似和他的中国画创作无关,甚至也不够纯粹的基础训练,恰恰是他自己追寻图式个性的一个重要资源。再比如,李辉的学术影响无疑在清荷图式的个性整合上,但他同时也研习着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大多构图方正,讲究大块虚实对比,色墨并用,水色互滲,其意趣恰似花鸟画的同化,但实际上,他在形成这种山水风貌之前,曾深入地探寻元明文人的笔法脉络,他对于休润幽深笔墨的沾染,都一一呈现在他的花鸟用笔之中,或者说,在他并举的山水与花鸟两大谱系里,一直进行着笔法与审美意趣双向互换的尝试,是山水的构成修正了他的花鸟图式。还比如,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画家,他成长的年代经历了文革后期与改革开放的时候巨变,尽管李辉曾在印刷厂、图书馆、文化馆、报社等单位从事过多种职业,在其最终走上专业创作道路之前历经磨炼。但他和他这一代人在总体精神趋势上是关注现实,甚至是满怀激情地拥抱现世的。这就决定了李辉在荷花在文化视点上和文人荷花作为遁世清高、孤芳自赏象征的巨大区别,这就决定了李辉在传统花鸟画的现代文化转换中追索视觉形式个性的自觉意识,是入世情怀,最终决定了他审美视点的转移。

六十年代出生的画家,更加强烈地感到大众文化对于精英文化的解构,甚至于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解构者和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者。李辉的个案,正是这其中一种解构与阐释的环扣。

尚辉 著名美术评论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美术》杂志总编

组织机构

联合发起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北京华世海天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福建电视台都市频道


承办单位:“闽派艺术”(福建自贸区)投资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书画频道、江爱松艺术基金会、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海天书画院、福建种德堂传统文化艺术馆


战略合作伙伴: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福建省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福建省城市雕塑协会、福建省雕刻家协会、福建企业艺术协会、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