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平潭
 

江山如此多娇——姜娇国画山水的气韵笔墨

2015-08-13 12:17:23 李大刚 来源:  责任编辑:林诚悦  

时隔两载,再读姜娇的系列山水画新作,不由得眼前一亮,一股强烈的艺术冲力扑面而来,令人顿生士别三日之慨。这些作品,如《小桥人家》和《清逸》,如《待渡》与《草色青青藏人家》,如《山河秀色》及《悠悠奇峰》等等,都透露出很浓厚的“新浙派山水画”的气息与韵味,水晕墨彰、轻盈灵动,浑厚华滋,烟韵氤氲。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一年多中国美院的深造,为姜娇的山水画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经过艺术殿堂的洗礼,再通过自身的感悟与创造,姜娇对与山水画的笔墨运用有了更加娴熟的掌握,具备了较强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达方式,因此她山水画新作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象。透过一峰一岩一草一木一水一舫的水墨语言表现,她能够超越表象,更本质地去表达一种中国绘画的精气神,在笔墨的表象背后,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意境,流露出一种艺术的自我。

大师石涛曾云:“绘画的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应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陆俨少先生评介好画的标准是:“看它的气象、笔墨、韵味”。姜娇深谙大师教诲的真谛,她的作品,在现实与艺术再现中,通过点线虚实的水墨笔触表达,营造了一种意在景后、不落俗套的宏大气象,较之传统的山水画有了很大的升华。作品苍劲浑然,却又疏朗流逸,线条和墨韵所组成的画面结构,显示出她着力于发掘传统山水画程式背后的深邃意涵。气韵生动隽逸淡雅,轻霭薄雾霜叶荻花,山水林泉清闲幽旷,屋庐茅舍桥渡往来,更见“墨韵留川影,笔花传石神”,很好地体现了她对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理解和表现实力,令观者悠然神往,遐想联翩。

姜娇学画,始于青年时代。她成长在一个极具艺术氛围的文化大院里,受此感染与熏陶,早早便有志于国画创作。多少年来她上班工作之余,总是埋头钻研作画,同时坚持到美术教育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她的早期创作,得到了福建画坛前辈如陈初良、高季笙、温新坦、林心源、郑建国等人的诸多指点,颇得真传。又与著名山水画家李清辉等亦师亦友,兼收并蓄多方汲取,终至在国画山水创作上自有心得。后来她到中国美院学习时师从的王作均、张伟平等等大家,均是新浙派山水画的中坚人物。耳濡目染,姜娇的近期的山水画作,在“气”、“韵”、、“水”、“笔”、“墨”的表现上,显示出良好的悟性,能够以笔墨传递出一种意趣,显得朴中有泽,柔中有刚,达到了拙朴与奇崛相呼应,婉约和厚实相映衬的境界,具有较强的新浙派山水画的风格。

姜娇作山水画,很强调个人的灵性、抒情性,在山水画的笔墨世界里,她寄托了个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眷念,六尺宣纸上的山山水水,于她而言,都是这种大爱情怀的恣意阐发。近几年来,她的山水画作品参加了许多大型展览并数度获奖,也常被许多报刊媒体予以推介宣传,但她却懒于炒作只求低调,陶醉于自我笔下的幽山静水,默默地在艺术道路上前行。除此之外,唯愿如董其昌谈“气韵生动”时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与三五同道联袂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搜尽奇峰,陶冶性情,潜心画艺。

虽然如此,她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依然被艺术界的众多方家赞为:“巾帼不让须眉”!

李大刚

组织机构

联合发起单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北京华世海天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福建电视台都市频道


承办单位:“闽派艺术”(福建自贸区)投资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书画频道、江爱松艺术基金会、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海天书画院、福建种德堂传统文化艺术馆


战略合作伙伴: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福建省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福建省城市雕塑协会、福建省雕刻家协会、福建企业艺术协会、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