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寿山石雕刻中的“天人合一”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汉时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春秋,伴随着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明版图中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的提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跃进,并为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于“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的理解: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即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其精髓更是在寿山石雕刻中获得了很好的体现,促进了寿山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寿山石雕作品有两方面构成,一是石头,二是雕工。石头是天之产物,雕工是人之技艺,雕刻过程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而作品即为对话的结果。好的作品,是“天”与“人”良好沟通的产物。寿山石作为岩石中的一种独特存在,其本身具有天然的美的价值。而雕工的意义,就在于通过雕刻者的眼睛发现石之美,并以最恰当的形式由他们手中的刻刀把这种美充分地挖掘、表现出来。 “天人合一”之于寿山石雕刻,我以为应该这样去理解: “天”即“天然”,拥有“天之宠爱”的寿山石,其必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色之巧:石色丰富多彩、明艳照人。二是,质之优:质地“灵” “透”“润”“腻”“纯”“奇”。三是材之大:石材体积大且完整。四是,量之稀少:石头的产量稀少或石种的稀缺。五是,天之恩赐:有缘得以遇到并收入囊中。 “人”即“人为”,面对一块寿山原石,第一个步骤是对石头进行整体的创意设计,而一个好的创意则必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拥有自己独有的思想、主题及情趣,即作品的灵魂所在,有灵魂才能生动;其次,必须是雕刻者“有感而发”下的产物,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再次,必须呈现新的风貌,即要反映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一件好的作品,不能是对过去的重复,而应是对当下的展现。表现新时代的感悟、新时代的题材内容、新时代的艺术特点,表现雕刻者自己擅长的题材、刀法和艺术处理上的独有风格、富有特色的艺术语言;最后,必须具有时代推动力,给人予启迪。好的雕刻作品并不是流于表面,必是蕴藏深刻的内涵,透过它,能够发人深省,给人予思想上的顿悟。第二个步骤是选择,对上一个步骤中的创意设计进行筛选,选取最适合的创作主题,进而选择适合这个主题的造型和雕刻技法。第三个步骤是进入主题,着手进行雕刻。对于雕刻好坏的评判,对于不同题材,不同雕刻形式,有着相应的评判标准。第四个步骤,便是对整个作品的最后审度,看看它是否能完美地将寿山石雕的“六美”体现出来。即温润灵动的内质美、五彩斑斓的色彩美、洒脱生动的纹理美、洋洋大观的品种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内蕴深含的文化美。 “合”即“协调融合”,协调是对作品的最低要求,所雕作品与石头之间不会让人感到突兀、生硬、做作。融合是作品的升华,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作品言之有物,浑然天成而无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 “一”即“浑然一体”、“独一无二”,这是寿山石雕刻的最高境界。在以前,人们总认为石头是没有生命的,是雕刻者将自己的意愿赋予了石头,使石头拥有了生命。然而,每一块寿山石都是有灵性的,拥有独特的色、质、纹、形,因而是有自己的“生命”和“语言”的。每一块石头都有其注定的结局,因此需要我们去聆听石头的意愿,理解它并与之产生共鸣。通过“人之手”将“石之意愿”完美地展现人前。。它是对天然的感化,是人与自然神交之后的感悟,是一种“无我”的境界,“石”与“我”融为一体,石之意愿即为我之意愿。这是对精神的一种升华。 “俏色巧雕”是寿山石雕中一大特色,完美地诠释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精髓。利用石头的天然色彩、质地、形状和纹理,随色依纹,巧施雕工,使作品宛如天成。这雕刻者根据石料的特点进行构思,选择最适合石料的题材、造型和技法,这一过程谓之“相石”。好的创意设计必是“察言观色”、“依石造型”、“因材施艺”之后的成果,所谓“一相抵九工”,相石功力的深浅是一个艺人经验、智慧与想象力的集中反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件成功的寿山石雕作品,乃创造精神与自然对象之和谐沟通,呈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美丽人生》这件五彩芙蓉石雕作品,作品贯彻“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以“石之天然”配以“人之巧思”,真实诠释了“石之意愿”。“红、黄、紫、黑、白”五种巧色糅合成一整体,以大面积的子夜之黑沁出凝玉之白为基调,似冰雪初融的黑土地,肥沃的黑土间,白雪轻覆。自然地便联想到黑土地孕育出的东北三宝之一“人参”。而黑白基石之上附着的红黄巧色,适时地盛开灿烂的人参花,以盎然的生机之态为作品注入激情。可以说,作品之中加入女子柔美的形象,不是偶然所为,而是创作的必然。人参,修行千年,才能化为参娃,而要幻化为妙龄女子,经历的何止万年?斗转星移,时间雕琢了她的孤独与寂寞,于是,顾盼之间,她的目光开始流露出期盼,期盼有缘人将之采撷,于红尘中走一遭,感受那美丽人生,这也便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可以说,这是“石之色彩”决定了作品的题材,是“石之意愿”要求如此创作! 《嫦娥》这件作品更是精妙地诠释了“天人合一”这一理念,原石的下半部是大面积的透明结晶,却在结晶的中间突然多出了一小块乳白的巧色,上部则是深浅不一的红黄糅合在一起从顶部悄然向下延伸。面对这样一块质地优良的寿山原石,稍不小心都可能毁了原石的灵魂之美。如何完美地展现石之灵动?审视之,度量之,反复思索后一个灵感闯入了林飞大师的脑中——“月中嫦娥”,大面积的结晶仿若月之清辉,诉说着“广寒宫”的清冷和孤寂,离开了后羿的嫦娥独自守着广寒宫又是如何的凄冷呢?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感叹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林飞大师将原石大部分的透明结晶雕成了月亮和端坐其上的嫦娥,顶部红黄糅合的部分则雕成了枝叶缠绕的桂树,更为绝妙的是,将结晶中间那较难处理的小块白色部分巧妙地雕成趴在嫦娥膝上的玉兔,嫦娥低头凝望着这广寒宫中唯一的相伴,将满腔的孤寂与悔恨诉说。玉兔抬头注视着嫦娥,静静地聆听、陪伴。这样冰冷中的一点暖意,让人动容。更为绝妙之处在于,通体透明的嫦娥,在上半身透明衣饰下若有似无地透着一抹红色,似是古代女子轻纱之下的淡红抹胸,不觉间透着一股诱惑之美。石之天姿国色与工之鬼斧之神珠联璧合,为我们献上了这件天之巧作,幸也! 自古以来,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因其生活环境、社会经历、志趣爱好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对寿山石雕的欣赏也侧重不一,或重石,或重工,或石与工皆重。 “重石”,还是“重工”?这已成为寿山石界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这其实也是“天”与“人”之间的较量,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 前一种观点认为,寿山石以其温润的石质、多彩的石色、奇特的石纹、柔美的石性、俊逸的石品、高洁的石骨,征服古今多少文人骚客,几乎用尽了最美的字眼来形容寿山石的独特之美。面对这种美石,有的“不敢久视,恐相思耳”;有的“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有的发问:“昔者灵璧之石,朱元璋尚乃袖而爱之,使其当此,殉之性命且何如矣?”由此可见,石之天然的魅力超越了工之雕琢。无论寿山石玩家还是卖家,在对石料进行加工之前,总要思索这门一个问题,“这块石头到底要花多少钱的雕工合适呢?”以石头的质地来衡量所需的雕工好坏,这便是“以石定工”,“重石”的表现。 而现在的某一些收藏家,更是将“重石轻艺”这一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要是质地优良的石头,不管雕工优劣,都愿意花天价购买。 后一种观点则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寿山石虽然美丽可玩,但未经精雕细琢,仍是石头。石头本身形成不了文化,需要雕刻者将自身的文化修养融入创作之后,才能体现出来。一块寿山原石,经大师雕琢,会身价倍增,其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乃至于经济价值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是“石以工贵”。 无论是“重石”还是在“重工”,都与“天人合一”之道相悖,不利于寿山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分“重石”,一味地要求石质,而忽视雕工,致使“石佳而艺糙”,这是对寿山石资源的浪费,更将导致雕刻技艺的没落;过分“重工”,一味地要求好的雕工,而忽视了石头本身所能承载的内涵,致使“石糙而艺精”,这是对雕刻家时间精力的浪费。如果每一块石头,无论石质优劣,大师们都精心设计雕刻,耗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却获利不厚,便难以购买佳石。其作品虽然可得藏家青睐,但因石质一般,观赏性锐减,人们的珍视程度必然打些折扣。 一个成熟的雕刻家应该时常反省的问题是:你是否真正发现了石头的美?你的工作是提升还是妨碍了它? 因此,我们应以谦逊的心态创作每一块石头,感悟她,发现美,让每此创作成为心灵的愉悦。 |